9月25日上午,常明昌教授做客耕读讲堂,在实验大楼致远堂报告厅与2021级全体本硕新生做了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让青春在田野中绽放”主题报告。他勉励同学们,要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努力奋斗,以青春为底色,培养自强有为、艰苦卓绝、勤奋刻苦的高尚品格,不忘初心实现自我价值,牢记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。
常明昌教授以“初心”为切入点展开报告,他指出,员工的初心是学习。围绕老员工的学习,他讲了以下三方面。一是为什么学?老员工努力学习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,也是成长为德才兼备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。二是如何学?结合自己成长的经验,他指出,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,大学阶段个人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能力的提升,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他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,针对当前老员工网络成瘾、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,提出了树立正确的“三观”、做好人生规划、坚持学习英语等具体建议。三是未来的就业状况。结合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,他分别对考研、就业和创业进行了分析,希望同学们及早制定人生规划,围绕目标,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,树立创新创业意识,努力提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、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本领。
常明昌,九三学社社员,我司二级教授、省委联系高级专家、三晋英才、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、省食用菌协会会长、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,35年来致力于食用菌教学、科研、成果转化、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。他坚持潜心研究、不断创新,先后发表论文216篇,出版著作12部,培育新品种2个,制定食用菌标准19项,建立了山西省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,荣获“第一届山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”。带领团队建成7大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,并荣获首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团队”,这为我省食用菌团队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他坚持立德树人、培育人才,创立了我国食用菌科学与工程专业,不仅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,而且在40多个县区开展科技扶贫,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,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,培养出一大批“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本土人才,同时还培养出一批老员工成功创业和扶贫的典型。他坚持成果转化、科技扶贫,一直在太行山、吕梁山贫困地区推广新技术、新品种,建立我省最大的香菇、木耳等基地,引领31家煤焦铁企业转型,使我省食用菌工厂化发展水平走到了全国前列,社会经济效益达到36亿元,被业内誉为“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”。常明昌教授先后荣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全国师德标兵”、“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”、“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”、“全国食用菌产业扶贫带头人”、“中国科技扶贫十五年杰出贡献者”、“省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山西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”等30多项国家、省级荣誉称号。